配资最良心10大平台
最近,带着参加夏校的十八个孩子回国了,带团十天,观察了那么久的孩子后,说点机构不敢说的真心话。
夏校周末,我们决定带19个中国孩子去剑桥,他们最关心的是:去剑桥的路上可不可以玩手机?
在夏校手机由学校统一管理,他们讨好地问我:那出去旅行的两天我们能不能自己保管手机呢?
一开始我觉得可以,都是大孩子了,总有一点自控力吧?
但完全没有,拿到手机后孩子就彻底聋了。
早上他们要先办出校登记,两个男孩自顾自蹲在角落刷手机,老师问:你们办登记了吗?
他俩头也不抬,不回答。
等出发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没办登记甚至没拿书包,一个早晨就躲在角落刷手机。
我疯了。
于是决定统一管理手机。
朋友劝我:侬不要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给小人一个手机,他们开心你也轻松。
朋友都劝我不要收手机
这是大实话。
市面上的游学团都是这么做的:在大英博物馆、在剑桥、在牛津,到处可以见到孩子耷拉着脑袋围在一起看手机,带队老师就在旁边。
但我不想做这样的团,家长花几万块,难道是为了让小孩坐11个小时飞机来刷手机的吗?
我们请了一位讲解老师,在剑桥给孩子们讲圣三一学院、讲亨利八世,但孩子最关心的是:老师,你什么时候可以把手机还给我们呢?
我们定了剑桥的游船,为了方便拍照,我决定把手机还给孩子,他们兴奋地不得了,脸上第一次有了光。
剑桥郡人山人海,我扯着嗓子提醒孩子跟上队伍,小心财物。
但没有人听你说话,他们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撞上人或被人撞上也毫不在意。
疯了。
上了船,为我们撑船的是剑桥在读学生,我鼓励孩子们和学长聊聊天,一转头,几乎所有小孩都在刷手机。
他们交头接耳:这里有没有免费WiFi?谁可以给我开个热点?信号好差,游戏根本打不开。
我和小哥苦笑对视,对方一边撑船一边介绍:这里是叹息桥、这里是国王学院、这里是徐志摩待过的地方。
可是没有一个孩子关心,他们打断小哥的话冲我喊:老师,你有充电宝吗?
讲解老师是中国人,她叹气说,这两年带队,感觉中国孩子玩起手机仿佛在吸毒:走两步就喊累了,可手机却能看一整天。
他们在看什么?
无非是短视频和手游,还有女孩痴迷短剧《爱上学长却发现是恶毒表姐的未婚夫》。
???我这里有剑桥的学长你为什么不去爱!!!
我跟孩子们说,咱们能不能回酒店再看手机?
他们反问我:老师,那我们现在能干嘛呢?
我说:你们未来有的是时间看手机屏幕,为什么现在这么着急呢?
有孩子笑起来:卧槽老师,你好老土啊。
是两个小学女生,几乎每句开头前都会加卧槽两个字。
她们的手机上正在播放短视频,有声音传过来:卧槽家人们,看看这个……
哦,这一切无非是水到渠成的因果循环。
坐完船孩子们说累了,于是找间馆子吃午饭,他们不在乎风光,也不在乎吃什么,他们唯一在乎的是:这里的WiFi密码是多少?
我问孩子:待会你们是想去博物馆还是逛剑桥镇?
他们各自低头刷手机,没有人回应我。
忽然有个孩子说:要不下午咱们就坐在餐馆里刷手机呗?
孩子们抬起脸,嬉皮笑脸说:可以啊可以!
我看着面前十几张年轻的脸,在夏校没有手机那会,炽热奔跑的少年气,就是这样被电子产品杀死的。
今天早上我们出发去机场,为了让孩子设置闹钟起床,昨天我没有收手机。
早上有六个孩子因为通宵刷手机,已经到了集合时间他们却还在睡觉。
去敲房门的那一刻,我真的又绝望又生气。
那些在夏校里明明很明媚、很阳光的孩子,一旦拿到了手机,眼睛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屏幕。
很多人问国外孩子是不是这样?我没带过国外团,不敢说。
但就我一路上看到的,他们很少有一边走路一边离不开手机的。
本文转载自胖少女晚托班(id:babyfatlady_1987)。作者:胖少女,肥而不腻。怀揣不死的少女心,立志成为有趣犀利的灵魂写手,用文字点亮妈妈们的生活日常。
麦子熟了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杨方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