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曹立媛 邵竞
你知道吗,在距离上海不到2小时车程的苏州西山岛上,也可以考专业潜水证。
上海人、苏州人熟知的西山岛区域,现在还有另一个名字——“太湖生态岛”。太湖生态岛,包括苏州吴中区金庭镇区域范围内的西山岛等27个太湖岛屿和水域。2021年以来,苏州市着力推进太湖生态岛建设。
岛上最东端的居山湾,曾是一个废弃多年的矿坑,当地引入专业公司,因地制宜打造出一片潜水运动基地,最深处可达36米。
“这里自然条件非常好”
近日,记者来到岛上的潜水基地,湖水清澈纯净,阳光洒到水面波光粼粼,站在岸边可见成群的小鱼悠游。据介绍,西山的矿坑水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经专业检测,矿坑水体各项指标均符合甚至优于潜水标准。晴好天气下能见度可达10-15米,潜水者能清晰地观赏到水下景观和生物。
太湖生态岛上的潜水基地,湖水清澈纯净,能见度高。程沛摄
8月初是岛上的旅游淡季,当天并非周末高峰期,现场仍有不少来体验潜水的游客。项目运营方介绍,来这里潜水的人有六七成都是初学者。因交通方便,江浙沪地区的学员居多,尤其上海学员占80%以上。
上海来的潜水新手张先生,当天是第三天上课,已经顺利下水三次,第二天就可以拿到OW(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证书了。张先生刚工作不久,这次准备利用几天假期,先把入门证拿下,以后去海岛可以直接玩,比舟车劳顿去东南亚考证方便,也经济实惠很多。除了张先生,来自浙江湖州的潜水爱好者吴先生也跟好友一起来这里体验潜水,吴先生初次体验下来感觉这里潜水很惬意。
潜水教练正在带学员上课。宋慧摄
“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好,尤其是水质”,刚上完课浮出水面的潜水教练Joe说到,淡水潜水特别适合初学者,就算不小心呛水了,也不像喝海水那么难受。他说,当天晚上还会有一场夜潜活动,夜潜的体验很特别,或许能看到水下睡觉的大鱼,特别呆萌。
这里是苏州目前唯一的户外潜水项目,去年还成功获得江苏省首张户外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潜水)经营许可证。该项目以“生态修复+业态焕新”模式,将废弃矿坑变为潜水基地。
青山绿水间,文旅持续“出圈”
吴先生体验好潜水后,打算继续在西山岛游玩两天,去“网红”景点打卡,品尝碧螺春虾仁、清蒸白鱼等太湖特色美食,体验岛上的民宿、村咖。
近年来,太湖的青山绿水间,文旅持续“出圈”。2021年,自然资源部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落地太湖生态岛。许多创新文旅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前来打卡,为当地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苏州西山潜水基地项目正是第三批“太湖生态岛文旅伙伴计划”成功案例之一。
潜水基地主理人蒋岱泓告诉记者,公司总部在上海,之前培训基地设在菲律宾,培训都要去菲律宾完成。他们曾经带着无人机跑遍了江浙两地,想寻找一个离家近的点,但谈何容易。“当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找到我们,要建设一个合规的潜水基地,我们就非常高兴地达成了合作。”
蒋岱泓说,现在有了西山潜水基地,潜水爱好者可以实现在国内考证,把教学内容学扎实,然后去海外FD(休闲潜水)。
居山湾蜕变背后的故事
潜水基地所在的居山湾,现在还有一个新名字叫“居山湾碳汇林”。当年废弃多年的矿坑,如今风景宜人,山上满是层层叠叠的水杉树,每年吸引游客超万人。
位于太湖生态岛东端的居山湾,曾是废弃多年的矿坑,如今风景宜人。朱倩雯摄
居山湾的蜕变,得益于2022年5月建立的苏州市太湖生态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这个基地也是江苏省首个,成为太湖生态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的典型案例。
据苏州市吴中生态环境局法制宣教科科长贺亮回忆,2022年5月25日,在居山湾碳汇林,一份金额为55901元的生态环境损坏赔偿协议正式签订,首批117棵水杉树被种下。两年多的时光孕育出一个生机勃发的生态公园,这里长满了水杉、海棠、桂树,春夏秋冬皆精彩。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一种创新机制,是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有效手段。2023年,太湖生态岛建立生态修复项目库,实施清单“双向匹配”机制,创新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新路径,对生态造成损害的企业,可以选择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在生态岛实施异地修复。
截至2024年年底,通过太湖生态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地落地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达77件配资学习网,涉及修复资金约303万元。生态环境部还发文,在全国推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苏州方案”。
杨方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